• 我要投稿  加入收藏
内容详情

一针见血的,给“影视行业寒冬”支个招儿

时间:2018-09-30 08:27:53  作者:  来源:  
导读:“影视行业寒冬”的话题,此前被各方,讨论了好一阵子。如何度过寒冬,怎样抵御严寒。指南频出,漫天支招儿。严格说,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生存技巧。可换个角度,这所谓“寒冬”,又何尝不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行业过滤。而如果说,这“寒冬”背后尚有好的一面,那么便是..

“影视行业寒冬”的话题,此前被各方,讨论了好一阵子。


如何度过寒冬,怎样抵御严寒。


指南频出,漫天支招儿。


严格说,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生存技巧。可换个角度,这所谓“寒冬”,又何尝不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行业过滤。


而如果说,这“寒冬”背后尚有好的一面,那么便是让更多业内人意识到——


亚健康的中国电影,体内那个最大的“毒瘤”,是时候得到重视,并解决了。


正好,前天下午,深叔受邀参加了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影》首映式。


看片之前,只把这视作给《影》预热的一个“超长特辑”,


看片之后,倒是来了动力,不妨借此,来给中国电影,一针见血地支个招儿。


1

 

 


站在业内的视角,你很难不对《影》这样的电影产生期待。


抛开张艺谋的个人光环,它的美学创造、视觉呈现与背后面向国际的东方风情,都注定了,


《影》在单纯的票房表现之外,还有着更广泛的讨论价值。

还没看到《影》的真身,这部纪录片,倒是为正片做了一次很好的映前科普。


一个收获是——


《影》中的张艺谋,是一个完全创作自由的张艺谋。


而一个自由发挥的张艺谋,便已足够成为那个最重要的期待理由了。



结合上咱们今天的主题,那个更关键的收获是,它验证了我此前的一个判断——


一直以来,发展中的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不是没野心,不是审美差,更不是市场不给力。


说白了,是没有执行力。


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执行力,是如何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执行力。


一部电影,从最初立项到最终上映,需要经历多少个部门的通力协作,才能完成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的那个成品。



摄影、编剧、美术、服装、视效、武指、统筹、现场特效、后勤保障,以及那个被关注最多的,表演,等等等等。


环环相扣之间,哪一个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推进。


2

 


想必每一个业内人,对此都深有感触吧。


我们见过太多太多,说得天花乱坠,做起来原形毕露的“浑水摸鱼”者了。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的电影教育,都过于注重对审美力的培养,


而忽略了,电影作为一个极其考验执行力的艺术形式,需要的,是技术精湛的工匠,是手艺高超的职人


于是,在惯性的认知中,工匠精神成了中性词、甚至略带“没有创造力”的贬义,导演则成为了高于一切的、生杀予夺似的神性存在。


无论什么工种,其最终目的,往往是成为导演,而非在自己的领域做到顶尖。


有多少导演,说的比做的好听。电影理论、影史范例、创作理念,在投资人面前聊得头头是道,拍出来看成品,不过学生作业的水准。


如果说导演能力,更多是艺术功底的外放,与下达明确指令的果决,


那么导演之外的工种,或许更能代表什么是“执行力”。


▲ 张艺谋在《影》片场亲自示范


举几个例子——


编剧。


拍摄时遇到的大多数不易解决的问题,根源大多都出在剧本本身有问题。


所以,编剧在确定一个主题后,进行所有细节填充的首要前提,是它能够被拍摄出来。


这也决定了在未来的拍摄中,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窘态。


制片人。


一部电影的制片组,往往承担着最琐碎、最复杂的工作任务。


小到每天整个剧组的伙食标准,拍摄转场时的交通安排,未来几日的天气状况,一天拍摄计划详细到几点几分的时间流程;


大到对整体拍摄预算、拍摄进度的把控,保证每一个工种和导演的沟通顺畅,以及影片拍摄完成之后,到上映前的一系列后续工作。


摄影师。


这或许是一个剧组中,最有“技术含量”的那个工种。


在整体风格定调的前提下,如何将剧本上的文字,呈现为导演预期的影像。


某一个场景,选择怎样的拍法,光线如何运用,景别如何选择。


▲ 《影》摄影指导赵小丁(左)在片场指挥


而中国电影的积累许久的问题就在于——


执行力严重落后于理念。


从布景、美术、道具的还原。比如我们电影中的年代戏,往往无法让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到具体一场戏的落实。比如战斗中的爆破场面,总是在离着人还有好几米远的地方爆炸,总让人怀疑炸药有隔山打牛的技能;


抑或最细节的,影视剧中无处不在的穿帮。比如清宫戏出现过无数次的手机和汽车,比如总是形同虚设的手铐……


包括,那些极其不专业的群众演员,对画面质感的粗暴破坏。



站在更高的角度,执行力的差距带来的终极结果,是电影工业的提升缓慢,是团队输出、及文化输出实力的严重削弱。


如今的中国视效大片,基本都是找韩国或西方的视效公司制作,鲜有中国公司能够达到国际水准。


我们往往能清晰地辨别出:这是一部好莱坞出品,那是一部日本电影,欧洲电影、韩国电影,也都有着各自清晰的文化辨识度。


但以全球的视角,我们的确很难说:一部中国电影的文化辨识度,是什么。


3


在《张艺谋与他的影》的观影过程中,我听到身边不远处,有观众轻声感叹——


拍电影,原来这么困难啊。


没错,拍电影,还真的就是这么困难。


一部《影》,剧本写了三年半,拍摄半年,后期制作一年。


五年的时间成本,以亿为单位的资金投入,上千人的集体付出,


这是《影》的表面“账单”。



而在呈现拍摄不易之余,纪录片中也的确展现出了,


《影》整个剧组,让人刮目相看的执行力,和匠人精神。


好的执行力,体现在快而稳地解决问题。


而拍电影,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每部电影在拍摄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具体到《影》,也如此。


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一个是几乎贯穿电影始终的雨。


在张艺谋眼中,雨是电影背后,东方美学与水墨画风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拍摄中,负责“降雨”的现场特效组,面临了很多此前并未想到的困难,


比如多机位拍摄下,如果让雨水在逆光与顺光的不同角度,呈现出相同的视觉效果。


再如如何控制雨量,恰到好处地在镜头中烘托出最佳的视觉氛围。


等等。


看似简单的“下雨”,其实需要现场特效组的工作人员,对镜头运动、电影语言甚至画面色调等都有清晰的认识。


另一个,是对电影主题,主人与替身博弈的视觉呈现。


这其中,一方面考验的是演员。主演邓超一人分饰两角,前期先增重增肌,完成境州的戏份,后期离开剧组,迅速减肥20公斤,再完成子虞的部分。



因为电影中涉及了大量境州与子虞的互动戏,所以拍摄时,就需要一个幕后演员,


先出演子虞与境州的邓超对戏,后期再扮演境州,与瘦身后的邓超将原来的戏再演一遍。


这样同样的戏份连演两遍,考验的不仅是演员的毅力,还有摄影对拍摄角度、拍摄位置,两次如同一次的精准还原,


和后期视效对两次拍摄的完美合成,最终营造出毫不违和的“邓超vs邓超”。



而这位与邓超对戏,却注定无法出镜的演员封柏,相比其他幕后工作人员,则更为令人感慨——


一部电影,的确是千百个默默无闻之人的付出,凝结而成的。


▲ 封柏(右三)与张艺谋、乐创文娱CEO张昭等

在纪录片首映式上合影


纪录片涉及了剧组的方方面面,业内人看到了专业与高效,普通观众,则对于一部电影的拍摄前后,有了更为系统的认知。


比如剧照师这个职业,


一名优秀的剧照师,不仅仅是片场拍摄的记录者,更是优质海报的素材创造者。


▲ 基于剧照创作的电影海报


同时,从这些细节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表面背后,更为真实的中国电影人的模样。


张艺谋在首映式上说,《影》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威尼斯收获了国际上的不少赞誉。


这不仅是对张艺谋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整个剧组工作的认可,更是对中国电影探寻“文化辨识度”的一次有益尝试。


4


说回执行力,或曰所谓的“匠人精神”。


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的是,一直以来,评论家都喜欢用“匠气十足”,来形容一部电影作品虽然没有硬伤,工整流畅,但缺乏创新,毫无进步。


一个看似中性的词,背后却带着些许看低的贬义。


可要我说,对现阶段的中国电影而言,“匠人精神”,或许比“开拓创新”,有着更为务实的价值与意义。


“匠人精神”,最直观的例子,


是张艺谋为了确定宫殿悬挂的书法字画的准确,而前前后后修改N次。而这书法或许在正片中,全然没有特写,只是背景的烘托。


是危险系数颇高的动作戏,为了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一遍又一遍地重拍。每一次,都需要几十人拉动威亚,和几十人在现场的反复摔打。



我们总是喜欢重复说着国外那些经典的“匠人”例子,


比如《哈利·波特》的道具组,为影片制造了上千跟花纹、质地均不相同的魔杖,


这些很难给到特写的魔杖,之所以花费如此精力,既是要符合每一个主人的身份和能力,更是为了拍摄不同景别的需要。


当中国电影人也不再执迷于想出一个极致的概念或点子,


而是将更多力气,用在了概念与点子的落实,并在落实的过程中,让这个概念变得更好。


那么,想必就没有度不过去的“寒冬”了。


在空谈审美和野心之前,


我们不妨,就先从做好一个道具、拍好一个镜头开始。


关键词: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站长
Powered by Pacificarts Info Code © 2013-10 Pacificarts Inf
Copyright@http://pacificarts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