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投稿  加入收藏
内容详情

生活才刚开始,我们却不得不对一切开炮

时间:2021-03-08 11:15:34  作者:  来源:文艺周刊  
导读:文艺生活周刊1月31日IAmaPoorWayfaringStrangerJosSlovick;Traditional-IAmaPoorWayfaringStranger(fromthefilm1917)文末有福利我们的工作就是杀人——这是我们一生中的第一个职业1914年8月,一列德国运兵车徐徐开赴西线,士兵们兴高采烈地挤在车窗前,向铁路沿线送..
 
I Am a Poor Wayfaring StrangerJos Slovick;Traditional - I Am a Poor Wayfaring Stranger (from the film 1917)

文末有福利

我们的工作就是杀人

——这是我们一生中的第一个职业


1914年8月,一列德国运兵车徐徐开赴西线,士兵们兴高采烈地挤在车窗前,向铁路沿线送行的人群挥手告别,他们确信自己在几周之后将以胜利者的身份,满载荣誉回到家乡。


而战线的另一端,正热火朝天地在前线构筑工事的英法联军的士兵们,也是这样想的。

 图片


毕竟在过去的千百年里,战火早已在欧洲大陆上重复过无数次,没人会觉得这场战斗会和历史有什么不同,几次激烈的战役后,将以一种足够符合“战争礼仪”的方式宣告落幕。

 

但即便是久经战阵的军官们都没有想到,他们面对的将是一场暴力程度远超一切历史的世界大战,战争催化出了前所未有的技术进步,有关昔日战争的一切经验和浪漫想象,都被重炮、飞机、潜艇、坦克、毒气、喷火器……构成的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现代战争,彻底摧毁。


图片

 

时至1918年11月,那些在1914年走上战场的大多数人,都没能活着回来。

 

18岁的德国小伙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是个幸运的例外。


1917年6月,刚加入预备役没有几个月的雷马克,被派往了西线战场。2个月后,他在救护战友时,被手榴弹炸伤,被送去了野战医院,并在痊愈后转为了预备役,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

 图片


10年后,他结合自己的经历,用了6个星期在柏林的《福斯报》上连载了一部小说。


这本书几乎瞬间就点燃了整个德国的阅读热情,单行本刚一问世就迅速成为了百万级的畅销作品,并被迅速地翻译成了26种语言。


这部小说的名字,叫做《西线无战事》。


图片


1.


雷马克和许多伟大作家一样,在经典诞生之前并未想过什么“畅销”。《西线无战事》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传,是雷马克战争痛苦回忆的集结。


与其说他在创作一部战争小说,倒不如说他在试图用文字疗伤。


这个过程必然是充满艰辛和苦痛的,不仅在于对炼狱般战争场景的重现,更在于对青春理想幻灭的重温。


主人公保罗就是18岁时雷马克的小说版。他和自己的同学好友正值人生中最青春的少年锦时,他们充满激情,满含梦想,在当时德意志铺天盖地的军国主义宣传氛围中长大。


图片


在他们心中,作为一个男人,献身帝国战争是无尚光荣的使命,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是最浪漫的英雄行为。


在老师和家人的赞美鼓励下,在邻家女孩崇拜的目光里,他们换上笔挺帅气的军装,满怀激情和豪迈地踏上了一战战场。


在我们的“常识”中,一战是标准的“春秋无义战”。然而,当时宏大的时代背景却是另一个样子,最有典型意义的是,战争期间和兴登堡一道成为德国民众偶像的鲁登道夫将军,曾非常感慨地说:“1914年至1918年的世界大战迥异于此前的大多数战争……它是一场存亡之战,一场彻头彻尾的人民的战争。”


图片
整个社会和整个民族都在疯狂地为前线的战争加油鼓劲,诚如一位神职人员在1914年10月告诉他的教区信众的:

爱是所有事物中的主要要素,没有爱,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如果在东线和西线战场上为我们而战的勇敢弟兄们不是怀着对祖国的大爱而开枪,那么战争的结果就是烧杀掳掠。


这就像《西线无战事》中保罗和他的同学好友们身边的环境,那是一个像空气一样包裹着所有人的环境,又像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强大磁场。


在保罗的家乡,以校长为首的所有老师将战争描绘得美好无比,参加战争就是充满光荣和自豪的事情。


人们虽然也关心自己上了前线的孩子,但更关注的是那些孩子在前线作战的情绪是否足够高涨。而那些老绅士们根本不在意邻居孩子们的生死,最喜欢做的是像牌局般摊开地图,为眼下的战争局势争得面红耳赤……


图片


这些大男孩儿们唱着战歌、手捧鲜花、激动地踏上了战场……


但几个月后他们却绝望地发现:

“我们已经不再年少。我们不再想征服世界。
我们是逃兵,我们既逃避自己,又逃避生活。我们才十八岁,刚开始热爱世界,却不得不对这一切开炮。第一颗榴弹,第一次袭击射向了我们的心脏。我们与行动、追求和进步断绝了关系。我们不再相信这一切:我们只相信战争。”


2.


《西线无战事》有着异乎寻常的震撼力,作为战争的亲历者,雷马克比任何人都能更深刻地体验到这场战争的盲目性和无意义,而他貌似朴实无华实则高超的叙事技巧,使得每一位阅读者都能在他的文字里,感受到一种触目惊心又复杂微妙的临场体验。


雷马克的文字很像海明威,克制又平静,但“语言的冰山”之下,却是不加修饰的残酷和让人哀伤到想要落泪的咏叹。


他能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就勾勒出重炮轰炸下的噩梦:

战斗机不错,但我们像痛恨瘟疫一样痛恨侦察机。它总是把炮火引到我们身边。只要它们出现,不过一两分钟,榴弹和炮弹就会射向我们。为此我们一天内损失了十一人,其中五个是卫生兵。有两个人被炸得稀碎,乃至加登认为,可以用勺子把他们从战壕的墙上刮下来,葬在饭盒里。


图片


用仿佛蒙太奇一般的简短文字刻画出战场穿插时的全景:


阳光的照耀下,黑色的大地散发着油腻的光。

而这片破碎的、炸裂的黑色大地,是我们这些不得安生、阴郁麻木的机械装置的背景。我们的喘息是羽毛的颤抖,嘴唇干裂着,头像喝了一整夜的酒,昏昏欲裂 ⸺  我们就这样连滚带爬地挺进,而我们像筛子一样被打得稀烂的灵魂中,则钻进一幅折磨人的强烈画面:
黑色大地上,一抹油腻的光,躺着阵亡的士兵。
我们跳过他们,而那些垂死的人,则无助地抓住我们的腿,嘶吼着。


无时无刻在这些年轻人脑海里萦绕着的,关于战争、未来和自我的迷思与困境:


人们不会理解我们——先于我们成长的那代人,虽然和我们在这里共度了几年,但他们还有张床,有份工作,他们会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不久将忘记战 ——

而后于我们成长的一代人,跟我们从前一样,对我们感到陌生,把我们推到一边。
我们对自己来说也是多余的。我们将继续成长,一些人会适应,一些人会融入,很多人会无所适从——年华将化为乌有,我们终有一死。


图片
还有偶然的和平时刻里,那些几乎让人已经忘却的风景:

我们城市背后的几片草地间,有一条小溪和一排老白杨。白杨树老远就看得见。尽管它们只长在小溪的一侧,却被称作白杨林荫道。我们孩提时就喜欢它。它莫名地吸引我们整日在那里流连忘返,倾听它轻柔的窸窣声。我们坐在树下的小溪边,两只脚悠荡在清澈湍急的溪水中。溪水的清香和风吹白杨的旋律操控着我们的幻想。


我们爱这一切。而那些日子的情形至今叩击着我的心,久久难息。


《西线无战事》像是给世界的一记当头棒喝,雷马克用自己痛苦的回忆,告诉世人特别是后人战争到底有多么残酷。


保罗和他的同学们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战争在他们心中美好的形象完全被颠覆了——报纸上和学校里鼓吹的那些伤亡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人的身体竟然能被撕裂成这样的程度,对面那些早已被妖魔化的敌人,竟然也都是如自己这般的普通人。


所以,自《西线无战事》出版起,它就一直被视作“反战文学”的巅峰。


图片


3.


白驹过隙,百年沧桑。对于我们来说,《西线无战事》最大的阅读障碍,也许并非是其自然主义的直辣写法,也非对人性的剖析和拷问,而是守住我们脚下这方土地、保家卫国早已成为我们深入骨髓的民族之魂。


我们已经不再可能再像几十年前的年轻人一样,在有生之年亲历一场世界大战,书中所传达的那种“反战主义”的思想,似乎也和我们的当下格格不入。


毕竟,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身,就是一场没有正义的一方存在的“无仁义之战”,当下的我们,还有阅读这本书的必要吗?


除了对于战争的反思,我们还能在这本书里读到其他什么吗?


图片


在文周君看来,如果只把《西线无战事》当成一部“反战小说”,可能真的会让你错过它在当下的价值。


大型战争可能确实不会再有,但如果你将这本书视作一本“成长小说”,你会发现雷马克用他沉郁顿挫的残酷文字,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在他们满怀理想,对生活充满着一切向往的时候,总会遇到来自时代的某种裹挟。


他们中的有些人,毫无预料地被时代的洪流碾碎,变成了报表上一个单纯的数字;有些人毫无抵抗地顺应了这一切,却最终被异化成了一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有些人绝望却清醒,还有些人试图证明,生活不应该仅仅只有这一条道路......


图片


4.


《西线无战事》是这样结束的。


秋天来了,与保罗一起入伍的战友已经全员阵亡,整个班里只剩下保罗一人。最终,保罗也倒在了战场上。

“他于1918 年10 月阵亡。那天,整个前线寂静无声。军队指挥部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他向前倒下,像是趴在地上睡着了。如果把他翻过来,会看见他大约并没遭受太久的痛苦 ⸺  他脸上表情镇定,就像他对这样结束感到满意。”

这段结尾,有没有让你似曾相识?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依然需要重读《西线无战事》的理由。


因为,War,war never changes.


- 本期荐书 -

图片

《西线无战事》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著 姜乙 译果麦文化 出品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1

关键词: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站长
Powered by Pacificarts Info Code © 2013-10 Pacificarts Inf
Copyright@http://pacificarts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