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投稿  加入收藏
内容详情

《梁祝的继承者们》牵动心弦的n个细节

时间:2017-04-03 02:22:44  作者:永远的路痴  来源:文艺生活周刊  
导读:Sylvia 程专栏 剧照来自/泥娃娃(秋秋)douban《梁祝》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名著,但是林奕华的作品从来都不只是关于爱情的。他总是由着自己的想法,对经典解构和重组。很多剧迷已经为林奕华的作品打上了很多标签“解构传统”、“章回剧情”、“性别模糊”“演员真诚”“台..

Sylvia 程专栏
剧照来自/泥娃娃(秋秋) douban

1

《梁祝》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名著,但是林奕华的作品从来都不只是关于爱情的。他总是由着自己的想法,对经典解构和重组。

很多剧迷已经为林奕华的作品打上了很多标签“解构传统”、“章回剧情”、“性别模糊”“演员真诚”“台词脑洞大”等等。很多批评者也用同样的桥段来质疑,也就是歪读传统,支离破碎的剧情,个性不明显的演员和“站在宇宙中心念台词”。

虽然每一部剧都会有中心思想。比如《红楼梦》是关于爱情,《三国》是关于勾心斗角等等,但是作品里丰富内涵却无法一言以蔽之。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是导演风格的必然。

当《梁祝》最经典的十八相送变成了十八位演员和十八首歌,当最经典的爱情故事变成了一场对艺术、性别、自我认同的大讨论,当两人世界变成了18个人的争论和思索。这就注定了林奕华笔下的“梁祝”是一次对经典的解构和重读。
对于这个长达三个半小时的二十幕音乐剧,与其去苦心思索它背后的情怀和深意,不如就捡取那些最令人心动的部分细细咀嚼。

2

1. 回归校园

这个故事发生在艺术学院的校园里,除了老师之外,每个参演者都是十七八的青年,这是最纯洁美好的年纪,也是最懵懂彷徨的年纪。他们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疑问,却总是用单纯的想法去解答。归根结底,《梁祝的继承者们》其实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爱人,认识艺术。

但是在林奕华看来,成长不只是青少年的事情是。“中国人是没有‘成长’的,我觉得中国的文化和传统中有一个要提出来的是:我们是一直打压‘成长’的,林奕华说,“我们只要‘成熟’,没有‘成长’的过程。我们永远有答案,但是不准问问题。”

也就是这样,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所以所有人都是经历一样的过程,成为一样的人。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求学的过程中,也不断去寻找与自己不同的人和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最美的年纪和最美的校园里相遇,却都经历了成长之殇。梁山伯的伤痛来源于父母的阴影和对自己的极度不自信。这种犹豫阻碍了他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让他的艺术创作陷入停滞。而富家女祝英台也是才华横溢,她觅到梁山伯这个“缪斯”之后,才思泉涌,但是也因为家庭缘故无法完成自己成为艺术家的梦想,英年早逝。两人的相遇也是他们与艺术的交集,却都无奈选择了放弃。在最后,他们去了美术馆“哭坟”,一哭成长之殇,二哭没有与艺术从一而终。

2. 一张自画像:分不清是梁山伯还是祝英台

全剧在祝英台的噩梦中开始,一直在讨论一个对自我的认同,对人生的意义的讨论,但是真正把这个问题挑明说出来的却是梁山伯,他在入学考试中交的那张空白自画像,其实就是对“我是谁?”的一个注解。于是梁山伯和祝英台成为了二位一体的两面,都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梁山伯的忧郁,祝英台的纯粹,苦苦寻觅,近在咫尺,却还是二者不可得兼。

“我知道加减乘除可以用珠子 / 我知道睡觉可以做噩梦 / 我知道淹没的是波西米亚 / 我知道道强大的是罗马 / 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 除了我是谁 / 我知道 我什么都知道 / 除了我是谁”
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被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卷标,这些卷标,定义了我们作为一个人的“意义”。

《自画像》这首歌,在全剧一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上半场梁山伯入学考试交出的那张白卷,一次是下半场老师的独白。梁山伯的自画像,是一种少年维特式的痛苦,这种痛苦更多来自于成长环境的阴影和对自我认知的迷失,而时一修饰演的老师的自画像,则是带着悲怆的生命之歌,命运无常,烦恼无处不在。
 
他们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与这首歌相遇,正是迎合了林奕华提到的成长,人无时无刻不在成长,到了生命的镜头,就成了一种超脱。或许这种对于自我的追问与困惑,是人生而为人的一种永恒的烦恼吧。

3

3.艺术家与恋爱:层层叠叠、迂迂回回

提到梁祝怎么能不提爱情。
当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好感,想要倾诉衷情时,却发现他喜欢的是男生,情窦初开和求之不得的爱情成为了这一段的基调。《暗恋》让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描绘的栩栩如生,“红了山茶,红了海棠,红了杜鹃,灰了我的心。”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句“你本来就这样安静吗?你的鞋带都这样绑吗?我们是在聊天吗?你的沉默是在对我说什么吗?”也是两个人在试探的接近对方,也是接近自己的另一面。

祝英台的炽热的情感和生命力衬托了梁山伯的苍白和无常,却又是那样般配。

林奕华曾说,艺术是一颗初心,每一个恋爱的人都是艺术家,可以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无限可能。

歌中唱到,“问号走进了花丛,为什么,想知的太多使我脸红,缘何、因何、为何触动,他让我觉得这一切,如同迷宫。”这不就是对艺术心动的那个瞬间吗?

接近时的小心翼翼,相处时的海誓山盟耳鬓厮磨,分开时的依依不舍,离开后的黯然销魂,艺术就如同恋人一般。祝英台的爱情就如同一幅泼墨山水,层层叠叠、迂迂回回,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在一起时是红色,而一点点口角就变成了灰色,还有回想时的留白

但是很多人还没有来得及有机会恋爱,就已经判了那个艺术家自己的死亡,连恋爱都没有办法分享到喜悦。

4.一条围裙:模糊的性别与模糊的爱情

巡演所到之处,作为纪念品的围裙都会率先被观众哄抢而光,余下的人只能盯着工作人员身上这条素雅却别致的围裙叹气。围裙是这部音乐剧最重要的服饰和道具,也承载着无数的寓意。

那《围裙》,就是对世间各种爱情的一种思索。这首歌不停在抛出各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却为它们打上了性别的标签。其实。懂得法语的人会认识到,这里是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语言中名词的阴阳性。当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师告诉你在法语里蜜蜂就是阴性的,而山羊就是阳性的,没有解释。

于是,这样诡异的歌词从语言学的角度上得到了解释,但是在生活中呢?

为什么“书能够接受一盏灯的追求,而奶油却不允许爱白菜”就像,同样是无厘头的组合,为什么男生不可以爱上男生,女生不可以与女生约会,戴上围裙,其实也是模糊了性别。

林奕华是“同志”这个词的最早提出者,也是香港LGBT戏剧的鼻祖之一。虽然后来转变成更为大众的风格,但是“性别意识”是林奕华的作品中永远会被讨论到的话题,最简单的安排就是,让男男或者女女搭配来扮演这对路人皆知的情侣,或者男扮女装、女扮男装。

已经是无处不在了,甚至已经淡化了,但是确实永远值得思考的话题。

4

5. 十八相送:有一种浪漫叫慢慢

林奕华导演在演后谈中提到,这一次能够顺利做成这部音乐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音乐总监陈建骐,因为他愿意为我的所有歌词谱曲,可以先有词再有曲,这给了我很多自由。

于是,林奕华就开始一如既往的用他的文字来勾勒戏剧的线条,不用去担心音乐的难度。这种“任性”在《十八相送》这个片段最能够体现。“有一种……叫……”这种类似韵诗的格式里大玩文字游戏,批评家可能会说这种莫可名状的歌词是来自宇宙的,但是细细品读却总有一句话能打动人心。

巡演前在微博上疯传了林奕华的工作照。他在台北的排练厅里把歌词灵感随手写在窗上,就是歌曲的雏形。台北的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室内,玻璃上的文字或隐或现,背景是林奕华在虚焦里的是穿着短衣短裤坐在地板上写作,文艺地一塌糊涂。

“有一种何日叫春日,有一种春日叫早早;有一种今天叫那天,有一种那天叫迟迟;有一种相思叫单思,有一种风景叫憧憬;有一种等待叫等我,有一种想念叫想你。”

对于梁山伯与祝英台来说,这一别,其实是送别另一个自己。梁山伯离开了艺术,选择了平庸,而祝英台回去继承家产,英年早逝。

在访师的情节,两人在不同的时空下回到学校,像老师打听对方的情况,但是,却已天人两隔。两人问老师,有没有办法可以重逢,老师说,“有啊。就是艺术。”艺术是他们的爱情,是他们与真正的自己交流的纽带。

“有一种舍得叫不舍,有一种瞬间叫不朽,有一种常常叫无常,有一种花火叫永久。”
他们重新唱着《十八相送》,同样的词翻来覆去,同样的情愫,寻找的是另一个自己。

艺术只为艺术本身?不然就shit

林奕华说,《梁祝的继承者们》是写给艺术的一封情书。尤其是最后《为艺术牺牲》,把艺术家不食人间烟火的范儿说的很准。然而与之相对的就是在第一幕结束前对带有功名的艺术得到批判。《我是一颗艺术屎》就是全剧最彻底的发泄。

“艺术很难不是屎/吃不下了还要吃/拉完又拉是坚持/画完又画是白纸/他妈的斗志
艺术如何不是屎/为何人人是大师/成名太易会迷失/成名太难太丧失/他妈的狗日”

这样带着无奈大的粗俗也是真正爱艺术人的失望之情。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又或者是在艺术道路上苦苦追寻的人在陷入瓶颈时的一声叹息。

有对艺术的执着就一定有人艺术失望。正式因为这种失望,才要求人们为艺术牺牲。

可见王尔德说的art for art’sake是一个难以达到的境界。如果艺术真的能够超越实用性,超越道德,超越社会人性,只是只为了艺术本身,成一家之言的话,那就没有那么多患得患失,也没有所谓的大师与平庸,没有成名的焦虑。当梁山伯的自卑爆发出来,呛声祝英台,也表达出了对艺术的失望。

一个人凭什么把艺术当家 / 一个人凭什么赢过那些所谓艺术 家 / 还不如乖乖把要走的路走完回家 / 我只想放长假 / 我只想去推拿 / 我不怕你来找我的碴 / 你终于看清楚我的真面目了吧。
听到这里,恐怕会有人想起最初的梦想,一些俗套却空虚的励志名言,最后却只能独自品尝失望的苦果。

5

6. 去美术馆“哭坟”:为艺术到底牺牲的是什么?

祝英台哭坟,哭的是生死离别,哭的是永远错过,而继承者们哭的是难以认清自己,哭的是艺术梦想折戟,哭的是作品里一个完全不的人生。

在故事的结尾,纯粹的祝英台死了,梁山伯撕掉了自己的画作,从此世俗地活着。两人在访师时问到对方,已经是天人两隔。

然而,其实林奕华没有在一场悼念中聚集全部的负能量。“物是人非,不外乎是一项春雷;千帆过尽,了不起多年后是一副山水”是一种相信未来的态度。林奕华曾经不止一次提到他对“哭坟”这一场的思量,曾经想破脑袋也不知道怎样表达。广阔天地,何处安放这份沉甸甸的情感。最后,他回归到两人“哭的是什么”,才从美术馆里找到答案。无数次作品静置在其中,等待被认识和解读,即使是千年前的作品,在千年后也可以与彼时的参观者进行对话。
物是人非了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然而美术馆仍在,画作仍在,艺术仍在,而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另一种形式流传下来。艺术还是永恒的。但是,当听到那句“你会在美术馆里想起我吗?你还会再来看我吗?会再来吗?再来时,带一朵花。”还是难免为那些年的青春梦想大哭一场。

看完之后,也许你还没有做好准备为艺术牺牲,但是不能吃不能带戴的艺术确实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艺术至少让人开始思考: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到底应该由什么来定义?


关键词: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站长
Powered by Pacificarts Info Code © 2013-10 Pacificarts Inf
Copyright@http://pacificarts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