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投稿  加入收藏
内容详情

疫情笼罩下,反口罩反疫苗者的脑回路究竟是怎样的?

时间:2021-03-08 11:19:27  作者:  来源:文艺生活周刊  
导读:"后真相"时代我们该相信什么度过了最糟糕的圣诞和元旦,随着北半球冬季的到来,人们室内聚集增加,2021年的第一个月,全球疫情形势愈加严峻,大有反弹之势。7种传播性更强变异病毒已在世界各地出现,新冠病毒最肆虐的时期每8秒就带走一条鲜活的生命。所有人的目光都聚..

"后真相"时代

我们该相信什么


图片
度过了最糟糕的圣诞和元旦,随着北半球冬季的到来,人们室内聚集增加,2021年的第一个月,全球疫情形势愈加严峻,大有反弹之势。7种传播性更强变异病毒已在世界各地出现,新冠病毒最肆虐的时期每8秒就带走一条鲜活的生命。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疫苗研制进程上。


作为全球第一个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中国的疫苗研制一直受到大量关注。


2021开年之际,中国国产新冠疫苗以其将近八成的有效率和较高的安全性得到了世界各地民众的欢迎。相比于国外疫苗“千金难求”的价格疯涨,我国卫健委反复申明,疫苗将免费给民众接种,这给国民健康打入一剂强心剂,也为战胜疫情注入了新的信心与动力。


然而,继反口罩者之后,在全球疫苗研制获得重大进展、疫情发展有望得到转机之际,国外舆论环境中,又一次涌现出了反疫苗者的刺耳言论。


图片


在意大利,反疫苗人士在第一批疫苗抵达并成功接种后,在网络上大量散布关于疫苗的负面言论,第一位接种疫苗的女护士竟成为网络暴力的无辜受害者;


图片


在澳大利亚,反疫苗者在悉尼海滩大肆举办游行活动,高喊“疫苗都是毒药”、“真相会让你自由”;


在美国,反疫苗运动获得了800万支持者,社交网络上的反疫苗用户达到5800万人,他们的账户在脸书网站上拥有3100万狂热的追随者,在YouTube上拥有1700万粉丝……


图片


他们高举“否定主义”和“怀疑论”的旗帜,用各种偏激的方法将科学家研制的疫苗形容为洪水猛兽,他们声势浩大,无比坚定地支持和宣传他们的非理性观点,让人震惊之余,也让我们思考:


疫情笼罩下,反疫苗人士的脑回路究竟是怎样的?

他们又为何会陷入这个思维谬误呢?


图片


其实,反对疫苗的运动在世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从没有缺席过。至今,在许多西方国家仍有不少家长认为,给孩子接种疫苗是孩子染上众多疾病(如自闭症)的原因。


根据美国学者史蒂文·诺韦拉在《如何独立思考》一书中的分析,反对疫苗者之所以能够持续劝服自己接受这个显然是伪科学的结论,是因为其陷入了“确认性偏差”的思维陷阱。


“确认性偏差”是指人们会格外注意、接受并记住那些能够对现存理论加以证实的信息,而且有意忽略、曲解、辩护或者干脆遗忘与现存信息相抵触的信息。


以流感疫苗为例,一个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可能会遭遇发烧等身体不适,于是,他心生抱怨,可能会产生“接种了疫苗也不一定有用,反而还遭了罪”的想法,他在向别人描述流感疫苗时,可能就会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并且会在之后的经历中,用疫苗的负面消息不断证实和强化自己的非理性的想法,反而对于那些用疫苗成功抵御流感的案例毫不理会。


图片


那么,在众说纷纭时代,你如何辨别真相?

有些人信热点,流量即真理;有些人凭自己的见识体系;有些人只相信专家。


一个人拥有许多知识并不等于他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大部分人习惯人云亦云,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对大部分人而言,ta们对事情的“真相”并不在意,ta们所认可的,是具有以下特征的“真相”:
1、符合自己原有价值观的;
2、能让自己产生“优越感”的;3、能打击到与自己想法相悖的人的。

《如何独立思考》中另一个来自心理学家托马斯·吉洛维奇的例子描述:


一位丈夫相信他每次如厕时都会放下马桶的盖板,但和他共用卫生间的妻子不这么认为。他们的数据来源其实是一致的,可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


为什么?


其实,丈夫所记得的都是他放下盖板的时候,而妻子却总是记得他忘了放下盖板的时候。


当丈夫忘了放下盖板时,他就不会关注到这一事实(这才是真正的所谓“忘记”)。而当丈夫放下盖板时,他的妻子却对此视而不见。对她来说,根本就别指望丈夫会记得放下盖板。


由此可知,当我们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地判断是基于事实依据,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反而在“创造”这些依据。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会钻牛角尖,陷入“确认性偏差”。


图片

图源: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再举一个例子:

杨笠在脱口秀大会因为发出“他们明明那么普通,但却那么自信”的言论爆火,准确的表达出了我们对盲目自信的人的想法。
这被称之为“邓宁-克鲁格效应”(也叫达克效应),指人们有时无法对自身能力做出正确评估,因此往往自视过高。


图片
世界上从来不缺这种人:ta们认为自己头脑敏捷、办事高效,实际上却无知愚昧、笨手笨脚。
1999年,心理学家大卫·邓宁及其研究生贾斯汀·克鲁格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后来广为人知的邓宁-克鲁格效应。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讨论该效应的文章中,邓宁总结道:
“庸人都不会认识到自己的平庸之处——也可以说,他们没办法认识到这一点。”
他进一步解释:奇怪的是,对许多人来说,平庸和无能不会让他们觉得迷茫无助,或者谨慎小心。相反,他们有一种没来由的自信,仿佛觉得自己有某种底气。
正如以下图片所示,能力水平高的人往往会稍微低估自己的能力水平,但大多数人会随着能力水平越低而越高估自己的能力,以至于人人都认为自己处于平均线以上的水准。
有时经常听到:“越无能的人,就越觉得自己无所不知。”尽管这个说法不太准确。但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能力水平低的时候,人对自身能力评价也会下降,但越是表现不佳的时候,他们的自我评价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异就越大。

图片
没有人会觉得自己连中等水平都达不到,因此他们会夸大对自我能力的评价,当一个人觉得别人比自己更无知的时候,他的感觉会好很多。
这会导致一种错觉,即自己属于能力偏上的人,哪怕实际上他们的表现属于最差的那10%。

这个现象的核心意义正如邓宁所言:“无知意味着无法准确地评估自己的无知”。
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成为过认知偏差的受害者。我们必须承认它,并且必须有意识地抵制它,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妨有针对性的自我质疑。我们要用逻辑和科学来代替这个思维方式。
邓宁-克鲁格效应并不是告诉你,蠢人不知道自己有多蠢,它道出了人类的一种基本心态和认知偏差,你只有保持谦虚,持续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你才能摆正自己的定位,不盲目自信。
图片

互联网或只是搜集信息,或者筛选后呈现信息。尽管这样方便读者,但也会导致你会囿于固定的想法,最终只能进入与自己想法相同的信息壁垒。


无论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都能证明自己是对的。


为了能让大众都对科学知识感兴趣,不少媒体会运用哗众取宠的标题,再对学者的话进行断章取义。比如科学家做研究,往往会在结束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点评一番,或者预测该研究的重要意义。记者却只会把这番评论当作研究结论直接公布。


要想准确判断类似报道是否合格,甄别真相恐怕还是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如果你真的关注真相,你也可以回溯到最原始的消息源头,亲自发掘真相,至少,绝不能新闻上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


独立思考不只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 本期荐书 -
图片

《如何独立思考》

跨越认知陷阱,建立科学思维


(美)史蒂文·诺韦拉 著文辉 / 汪冰 译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2021.1
“后真相”时代,我们的世界充斥着各种错误信息、偏见、神话、伪科学、骗局,以及有缺陷的“知识”。我们该相信什么、怀疑什么?该如何思考、如何决策?
耶鲁大学博士、国际知名播客主持人史蒂文·诺韦拉的这本书,从批判性思维的4类工具入手,详细剖析了30类逻辑谬误,结合妙趣横生的丰富案例,例如从捉鬼专家到反疫苗运动,以及热门的转基因迷思等,帮助我们了解:
如何与疯狂的朋友讨论阴谋论;如何说服父母拒绝伪科学和假新闻;如何教育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如何与草率的推理、糟糕的论证和迷信思维做斗争 .......

关键词: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站长
Powered by Pacificarts Info Code © 2013-10 Pacificarts Inf
Copyright@http://pacificarts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